日照市
五莲县
日照市五莲县:
全面发力 重点突破 筑牢县域安全防线
五莲县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部,因境内“奇秀不减雁荡”的五莲山而得名,东邻青岛,北接潍坊,隶属日照市,全县总面积1497平方公里,以低山丘陵为主,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6%,其中山地占50%,丘陵占36%。全县辖12处乡镇、街道、旅游度假区,623个行政村,51万人口。2015年我县被国土资源部评定为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受地理条件和环境影响,五莲县属自然灾害频发区域。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机制体制,加大防灾减灾投入力度,增强灾害防御能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机制体制
(一)防灾减灾组织机构健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主任的五莲县减灾委员会,统筹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12处乡镇(街道)均成立了应急中心,落实了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到岗到位64人,确保了乡镇应急中心有机构、有场所、有人员。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
(二)建立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出台《五莲县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类、安全生产类)应急处置联动机制(试行)》,明确水灾、森林火灾、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质灾害等24项启动应急处置联动机制情形;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总指挥的事故灾害应急处置总指挥部,以及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等19个专项指挥部,建立了科学规范、高效有序的突发事件处置机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
(三)完善灾情管理和信息共享机制。健全完善各级各部门单位防灾减灾救灾预案及演练、评估和修编机制。建设主要涉灾部门自然灾害大数据和灾害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推进各种基础数据、灾害风险隐患、预警、灾情以及救灾工作等信息共享。规范自然灾害损失统计核查和评估工作,完善灾害损失评估联动机制。加强宣传引导和舆情应对工作,完善灾情信息发布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拓宽信息发布渠道,确保公众知情权。
二、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灾害防御能力
(一)精心打造应急指挥中心。建成五莲县综合指挥中心和五莲县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2处应急指挥中心,配齐设备,实现了应急指挥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了应急管理局、公安、气象、水利等部门及各乡镇街道信息互联互通,及时掌握各类灾害事故信息,提前发布针对性预警,缩短救援时间,提高救援效率。
(二)强化预警平台建设。拓宽预警发布渠道,通过移动云MAS业务平台系统向县、镇两级防汛责任人发布综合预警信息,与水利部门、气象部门、融媒体中心等预警发布平台形成互补。实行预警信息靶向发布,及时将未来1小时雨量超过50毫米的预警信息靶向发布到受强降雨影响乡镇、村。在夜间加密发布、调度强降雨可能的重点区域,提醒做好夜间至凌晨风险防范,做到“精准预警”。充分发挥镇、村灾害信息员和监测预警责任人作用,紧急状况下通过“手摇报警器”“铜锣”等及时发布预警,确保群众转移及时有效,有效解决灾害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利用城市广场、公园和各乡镇学校操场等面积大、开敞空间多、辐射广、易识别的优势,进行场地改造和救灾设施完善,打造抗震救灾中心、医疗救护中心、抢险人员营地和受灾居民集中安置场所。目前,县城区已在6处开阔地带设置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4.5万人应急避难;另外县城内共设9处人防工程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1.1578万人;在大青山、松月湖、九仙山、学庄水库、幸福公园等城区外设置5处疏散地域场所,可紧急疏散11.9万人。
(三)加快推进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一是提升森林火灾监测预警系统。按照应安尽安、全面覆盖的原则,在全县重点山系、景区等重点区域建成98处森林防火监测预警设备,并已全部接入市、县应急指挥中心,实现森林防火全天候、全方位、全时段实时监控。二是建设高山林区蓄水窖。根据《加强高山救火水窖建设的五条意见》,建成高山救火水窖1109个、备用水源31个,提高了山场防灭火能力。
三、加强应急力量建设,提升风险处置水平
(一)优化应急队伍建设。坚持新建、改建、扩建与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并重,提升装备配置,集中打造快速响应、保证打赢的专业应急队伍。建立了县消防救援大队、民兵应急连、武警中队、县应急救援大队等4支县级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共300余人,协作配合,充分发挥专业队伍在抢险救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应急抢险救援队伍联动机制,将4支社会救援队伍纳入全县应急救援体系管理,风险处置、应急救援能力明显加强。
(二)加强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健全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按照集约高效原则,尽可能的整合各类基层信息员资源,建立“一专多能”、具备熟练掌握灾情统计报送和开展灾情核查评估、覆盖全县所有城乡社区的县、乡、村三级灾害信息员队伍,明确各级灾害信息员职责和任务,完善分级培训机制,强化日常管理,设立灾害信息员A、B角制度。
四、完善修订应急预案,夯实应急体制基础
(一)完善应急预案。根据部门职能转变情况,及时修订完善了《五莲县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五莲县防汛应急预案》《五莲县防台风应急预案》《五莲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五莲县森林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五莲县非煤矿山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五莲县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县级应急预案。2020年,全县共编制修订完善各类防汛预案、方案1387个,制定在建水利工程应急度汛方案38个。
(二)抓好预案演练。把应急演练作为检验预案、磨合队伍的必要手段,有计划地对常见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年均组织安全生产、防汛、防台风、森林灭火等应急演练活动20余次。严格组织“每周一练”,全县所有学校每周三下午开展1次校园应急演练,提高广大师生紧急事件处置能力。
五、用好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以事故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应急处置知识等作为切入点,持续推进“线上”、“线下”安全宣传教育,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融媒体平台,推进 “3·22”世界水日、“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全面增强了社会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县教体局加强对全县中小学生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各中小学校每周至少开展1次防灾减灾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逃生避险演练。投资27.2万元,在人民公园打造安全文化主题公园1处,并将该公园作为“安全生产月”宣传主阵地。建成乡镇应急文化广场12处,村级应急文化宣传一条街52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