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
高唐县
聊城市高唐县:立足新理念 贯彻新要求
推动综合减灾示范创建开创新局面
高唐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辖1个经济开发区、3个街道、9个镇,人口51.4万人,面积960平方千米。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唐县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定位、新理念、新要求,坚决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高唐“书画艺术之乡”的县域特色,充分发挥名师故里影响力,结合本县鱼丘湖风景带及美丽乡村建设,构筑“一带双乡三中心,六队七区十八防”综合减灾示范创建总格局,努力打造“减灾花开书画城,特色创建新高唐”减灾文化名片。
一、重结合,巧借力,纾解示范创建资金难题
一是打造应急停机坪。在位于名门世家小区以南、青龙村镇银行以西,高标准建设了直径20米,占地314平方米的应急停机坪,用于航空设备起降、运送救援指挥人员和救援力量、运输救灾物资,进一步提升应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能力。二是打造防灾减灾宣传栏。沿县城人群集中、人流量大的湖边小路,设立连贯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牌、防溺水警示标识等,背景统一采用水墨底蕴的山水艺术画,在打造连续不间断景区艺术效果的同时,更好地让防灾减灾理念深入人心,创造防灾减灾和书画艺术相得益彰、完美融合的特色。三是打造综合减灾队伍。开展“综合减灾+红色教育基地”模式,通过党员先锋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来辐射带动辖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加强各村居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和党员先锋队培训,形成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的防灾减灾良好局面。
二、抓活动,固基础,引导最大范围群众参与
一是用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充分发挥综合减灾社区示范引领作用,狠抓社区联防联控,率先开展疫情风险排查、隐患治理、防疫消杀等工作,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紧紧依靠社区居民,加强联防防控、群防群治,以实际行动打赢疫情防控斗争。二是加大重点时段宣传。充分利用全国防灾减灾周契机,以县城7个避难场所为宣传阵地,开展集中宣传活动,注重群众感官刺激,借助专业人士讲解,吸引群众积极参与,切实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在书画艺术家孙大石故居建设综合减灾书画馆,开展防灾减灾日书画展宣传活动,现场创作书画作品30余幅,剪纸、麦秸画20余幅,悬挂近60幅书画作品,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防灾减灾宣传效果。三是常态开展宣传教育。以三遍访活动为依托,向群众发放防灾减灾知识宣传页,针对常见家庭安全隐患,向群众普及家庭防火小常识、防震避震知识、溺水、触电、煤气中毒等预防及急救措施,让综合防灾减灾知识进家入户,潜移默化中增强了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了群众自救、互救的应急处置能力。四是积极提升应急演练实效。机构改革以来,重新修订完善了《高唐县综合减灾应急预案》《高唐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8个灾害预案。举行全县防汛抢险水域救援实战演练和高唐县突发大面积停电事件政企联合无告知演练,提升极端环境下高唐县消防指战员的应急救援能力,加强了专业救援队伍和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协同配合,全面提高了政企应对突发灾害的综合应急处置能力。
三、强特色,重底蕴,激活各级联创联建合力
高唐历史悠久,是国画大师李苦禅的故乡,1997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在当代画坛孙瑛、李燕、谢家道、辛守庆等杰出代表引领下,群众性的书画艺术活动如火如荼,书画文化艺术氛围浓厚。高唐县的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紧紧围绕高唐“书画艺术之乡”的县域特色,结合鱼丘湖风景带及美丽乡村建设实际,开展符合县域特色的品牌创建,打造高唐县独有的“减灾花开书画城,特色创建新高唐”效果。开展防灾减灾书画文艺作品公益征集活动,营造了“群策群力防灾减灾同心同德共建和谐”的良好氛围。
综合减灾工作事关千家万户,责任重于泰山。高唐县综合减灾工作立足实际,边学边干、不断实践,加强宣传、重视演练,取得了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