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各市典型经验展示以及他省的独到之处

泰安市

泰山花园社区

泰山区岱庙街道花园社区辖 14 个驻地单位,42 个居住 单位,4022 户,12202 人。社区坚持把防灾减灾工作摆上重 要议事日程,把工作落到实处,实现社区十年零灾害事故 发生,确保了社区居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区域特色
泰安泰山花园社区 :多措并举防灾减灾 齐心协力共筑安全家园
      泰山区岱庙街道花园社区辖 14 个驻地单位,42 个居住单位,4022 户,12202 人。社区坚持把防灾减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工作落到实处,实现社区十年零灾害事故发生,确保了社区居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工作制度
      社区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居委会主任为副组长,社区各驻地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一旦灾害发生领导小组即转为“救灾指挥部”。社区按照横到边、纵到底划分了 16 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有文化、有素质、有能力的网格员,下设 82 名楼长信息员。从领导小组成员到各网格员、信息员都层层签订“减灾灭灾工作责任书”,形成了从上到下的防灾减灾责任网络。成立了专业的救灾应急小分队和救灾医疗小分队,确保灾害发生后能够及时得到救援。
      二、加大资金投入,建好防灾减灾阵地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预防灾害发生或将灾害危害降到最低,投资 18 万元对社区旧楼老楼危楼进行安全保障加固,清除了 8 栋楼房阳台外的装饰物块 800 余块。腾出两间 120 平方米房间,建立了全市首家社区消防体验室和微型消防站,设有 10 幅大型防火消火安全知识宣传挂图,还配备消防器材专柜、电脑模拟灭火演练等 100 余件消防设施设备,设置高空缓降架供居民操作体验。投资 10万元建设社区减灾指挥部和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储备了应急照明、棉被、帐篷、急救包等必要的应急物资。利用社区中心花园和学校操场改建成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 9000余人应急避险。规划有 10 条疏散路径和 5 处驻地单位总面积 10 万平方米的疏散安置地,社区内学校、居民楼、商厦、市场、驻地单位内都设有紧急疏散标志和路径,供居民紧急疏散和安置。


      三、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

      “让居民广泛知晓,让居民共同参与”是防灾减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让社区广大居民进一步掌握各类灾害的风险,提高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社区采取多种形式和方式加大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一是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大力宣传各类灾害的危害和自救、互救方式方法。利用社区科普长廊,常态化粘贴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让广大居民茶余饭后、逛街遛弯中,抬头就见,耳濡目染,不断学习避灾知识技能。二是根据地理环境,将多发易发的灾害险情、必要的救灾自救基本技能、社区避难场所和安全通道情况及时向居民公布,印刷 3000 余份救灾灭灾明白纸,让社区居民学习掌握灾情预防方面的知识。三是适时开展救灾减灾演练,使社区居民熟悉掌握救灾减灾技能。社区消防体验室每年组织社区工作人员、楼长、社区党员、居民、学校学生等分期分批进行演练。近年来社区举办居民、学校师生、医护人员等的疏散演练十余次,参加人员 2000余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居民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四是利用居民、网格员、楼长会议等各类会议,对广大居民进行综合性防灾灭灾知识的培训,每年举行 1 ~ 2 次防灾减灾工作经验交流会,探讨交流工作心得。五是利用社区文艺队编排 20 余个防灾减灾自救、互救知识方面的节目,寓教于乐,宣传群众。


      四、深入隐患排查,提升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成立以楼长为主体巡查队,社区和成员单位明确一名灾害信息员,开展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日常监测工作,使灾害风险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理的措施落实到位。发动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信息员深入到居民居住区、工厂、街道、市场、商贸集聚地进行全面排查,将社区危房、火灾、水灾、地震灾害、雷电意外伤害及公共安全隐患等全面排查记录在案,聘请有关专家及技术人员对各类隐患进行分析、分类,制定应对方案,组织专门应急分队,进行隐患治理。通过全面排查摸底,全面掌握了社区老人、小孩、孕妇、病残及外来人员居住、分散情况,一一列出清单。绘制了灾害风险地图,划分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组建了灾害防控专门队伍,开展 24 小时监控,并配备了对讲机、喇叭、吹哨等工具,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准确向社区居民发布灾害预警信息避免灾害的发生,开展结对帮扶紧急疏散及安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