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各市典型经验展示以及他省的独到之处

聊城市

东阿陈店社区

东阿县
区域特色
聊城东阿陈店社区 :念好“防”字诀 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东阿县姜楼镇陈店社区现有各类企业 20 余家,住宅楼54 幢,共有住户 2592 户,居民约 7200 余人。陈店社区始终将综合减灾工作作为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构建平安和谐社区的重要一环,在对社区灾害风险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从组织基础、物质保障、集中宣传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念好“防”字诀,走出一条具有东阿特色的社区防灾减灾新路子。
      一、夯实组织基础,构建综合减灾队伍“同心圆”

      提升综合减灾水平,要诀在预防,关键在队伍。近年来,陈店社区人口持续增长,灾害风险隐患随之增多。为确保各环节风险管控落实到人,社区变被动为主动,将人口增长化为自身优势,建立起延伸至各环节、各角落的综合减灾“同心圆”队伍。“同心圆”以社区综合减灾领导小组为圆心,负责综合减灾全局工作,定期分析研判社区突出风险并协调各方消除隐患。“同心圆”的中间层,是社区综合减灾领导小组下设的应急指挥、风险评估、宣传教育等 11个工作小组,责任到个人,真正实现了风险有人管。“同心圆”的最外层,是一支由社区居民骨干成立的综合减灾志愿者队伍,承担着社区监测预警、宣传教育、防灾减灾培训等多项工作。志愿者平时是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员、宣教员,应急时是救护员、帮扶员、平安社区的守护员。“同心圆”环环相扣,自社区党委至普通群众,构筑起全方位的综合减灾队伍网络,无论是日常综合减灾科普教育,还是受灾后的应急指挥救援,都能够确保上级决策指示迅速传达至居民之中,并得到高效执行,为防范各类灾害事故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和队伍基础。

       二、强化设施建设,“环绕式”普及综合减灾知识

      社区大力开展防灾减灾硬件设施建设,以之为载体,将综合减灾知识传播到社区各个角落,为群众“环绕式”提供防灾减灾常识。社区广场是社区群众休闲、娱乐的首选场所,也是天然的宣传阵地。社区内凤凰广场作为主要应急避难场所,占地面积约 3 万平方米,广场内设有明显的标识和指示牌,可一次性安置受灾群众 5000 余人。社区先后在广场周边建成防灾减灾公益广告牌 24 个,向过往居民提供用电用火安全、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应急自救等贴近生活的安全常识。在广场设置一块 LED 大屏幕,自制了若干防灾减灾安全科普视频,重点时段轮流播放,成为凤凰广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为进一步拉近减灾知识与居民的距离,居民住宅楼临街一侧,设置了 12 个宣传板以及电子屏幕,用于各类防灾减灾常识的普及。社区图书馆专门购置了 300 余册防灾减灾图册、画册,定期组织社区居民和志愿者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在冬春季节、极端天气频发时段,减灾领导小组及时通过村级广播向居民传达减灾知识和事故灾害防范提示等,社区居民足不出户,便能够强化灾害防范知识储备,为防范事故发生、保障自身生命财产安全筑牢一道坚实防线。


       三、着力培训教育,培养综合减灾“带头人”

      将社区物业工作人员和中小学生等群体作为“种子选手”,精准培育,培养成为社区减灾领域的“带头人”,带动全体居民提升安全意识。每逢冬春季、溺水事故多发季等时节,社区聘请安全专家为物业人员和广大居民送上贴合时下形势的安全知识,组织物业、卫生服务中心和居民联合开展应急演练等活动,通过大量贴近居民生活的生动案例,讲解防范一氧化碳中毒、防溺水、防火用电安全以及相关自救常识。加强社区安保人员培训,学习消防设备使用、受灾居民临时救助、社区安全管理等安保知识,确保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把教育培训送到居民家中的同时,让孩子们树立起良好的安全意识也是知识普及的重点。小区学校现有学生近 600 人,学校专门设置了防灾减灾课程,定期组织志愿者用生动易懂的案例故事向学生讲解防溺水、防触电、防火等安全知识,每年举行不少于 2 次的应急演练活动,通过亲自参与到事故灾害发生及救援过程中,孩子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得到极大提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不仅提升了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更为人们送上了一份特殊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