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各市典型经验展示以及他省的独到之处

滨州市

邹平黄西社区

邹平市黄山街道黄西社区共 3562 户,总人口 13500 余 人。社区以“五彩黄西 幸福家园”为目标,始终坚持把应 急管理的基础建设贯穿于社区建设管理的全过程,立足实 际,整合资源,健全机制,完善设施,分类引导,构筑社 区减灾工作新格局。
区域特色
滨州邹平黄西社区:全民参与,构筑社区减灾工作新格局

       邹平市黄山街道黄西社区共 3562 户,总人口 13500 余人。社区以“五彩黄西 幸福家园”为目标,始终坚持把应急管理的基础建设贯穿于社区建设管理的全过程,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健全机制,完善设施,分类引导,构筑社区减灾工作新格局。

       一、强化资源整合,形成共建合力

       社区注重整合各方力量,引入优势资源,社区党总支联合社区物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格“大党委”共驻共建单位组建了防灾减灾领导小组,下设消防安全、治安保障、医疗救护、安全教育、抢险救灾等专项小组。专项小组由辖区专业部门、机构牵头,社区党员志愿者、共驻共建单位志愿者、社会专业机构组织、社区爱心居民组成志愿服务队伍,形成了“群防群治,全面参与”的防灾减灾工作格局。社区注重灾害应急管理预案的规范和动态管理,针对社区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制定了帮扶措施,确保居民能快速获知灾害信息和避险措施。


       二、健全工作机制,畅通信息渠道
       保持信息畅通是防灾减灾应急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为了保障灾害信息上报下达畅通,依托网格化管理,建立了“网格员 + 物业管理员 + 志愿者”共同参与的信息共享机制,统一开展信息摸底、信息排查、上传下达及居民普教工作。通过召开居民座谈会、各小区支部党员座谈会、商圈党员座谈会等进行社区综合减灾工作交流及信息通报,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借鉴灾害风险网格化管理经验,开展信息摸排、情况反馈、生活物资配备、新冠预防知识宣讲等,保证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完善基础设施,强化阵地建设

       社区以居民普教阵地建设和硬件设施建设为抓手,不断丰富宣传形式,提高居民应急知识的水平。一方面,强化科普主阵地建设,让宣传有依托。投资 200 余万元建成了 1500 余平方米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按照“统一布局、综合利用”的原则,划分为“三厅、两园、两中心、一校、五站、七室、一讲堂”。集妇女儿童家园、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体验室、科普室、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室、电子阅览室)、老年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等阵地为一体,广泛进行居民普教宣传。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利用电子屏、宣传栏、影视屏等定期播放地震、火灾等灾害应急知识,让防灾减灾知识在社区“抬头可见”。


       四、丰富活动类型,引导全民参与
       依托活动阵地,针对辖区青少年儿童、妇女、老年人等不同人群,开展特色活动,提升居民参与率。一是依托青少年儿童公益课堂进行地震、消防及安全知识宣讲,利用社区四点半课堂、寒暑期课堂等积极宣讲各类应急知识,联合派出所、消防大队、团市委为青少年开展暑期安全、消防、防溺水等科普讲座。社区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青少年儿童到气象局进行社会实践,详细了解地震灾难相关知识,开展针对性的防灾模拟演练。二是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广场舞、瑜伽等公益课堂在倡导全民健康的同时向辖区广大妇女群众宣讲应急常识。三是针对辖区老年人和居民,通过各类健康科普讲座包括消防安全知识讲座、防诈骗知识讲座、地震减灾讲座、健康养生讲座提高脆弱人群防灾减灾意识。